國際交流合作處 港澳臺辦公室 中德人才交流中心 |
克里斯蒂安·威廉·武爾夫(Christian Wilhelm Wulff) 武爾夫教授曾任德國下薩克森州州長、德國聯邦總統。2017年被聘為我校榮譽教授。武爾夫教授長期致力于中德友好,2003年擔任德國下薩克森州州長以來,積極推進中德省州教育人文合作交流,尤其是合肥學院與下薩克森州高校之間的合作。2005年5月,武爾夫教授率德國下薩克森州政府代表團第一次訪問合肥學院,此后五次訪問合肥學院、六次以領導人身份訪問中國、十五次參加或主持中德應用型高等教育研討會。為推動我校對德合作交流,推動中德兩國在政治、經濟、科技、教育以及文化領域的合作做出了重大貢獻。 | |
漢斯-皮特﹒賴默(Hans-Peter Leimer) 教授、博士,國際建筑物修繕與文物保護科技協會主席。作為國際建筑節能領域知名學者及合肥學院客座教授,他在2005年開辟了中德聯合培養土木工程專業人才(2+3模式)的新思路。同時在安徽省、合肥市和德國下薩克森州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支持下,積極倡議建立了由安徽省建設廳、合肥市政府和合肥學院共同創立,安徽省及合肥市相關科研院所和德國高校及部分企業參加的“安徽建筑節能技術平臺”組織,為中歐之間開展建筑節能技術研究和交流合作提供了廣泛的機會,黃山友誼獎獲得者。在合肥學院合作的基礎上,被聘為同濟大學等國內高??妥淌?。
| |
法爾克﹒霍恩(Falk Hoehn) 教授、博士,曾任德國漢諾威應用科學大學副校長、施特拉爾松德應用科學大學校長,合肥德國應用科學學院(DHH)德方院長,漢諾威應用科學大學工業設計教授。2002年起與合肥學院合作,推動建立德國施特拉爾松德孔子學院,任外方院長。先后榮獲安徽省2011年度經濟人物、安徽省政府2011年度“黃山友誼獎”,2014年榮獲中國政府“友誼獎”。 霍恩教授被安徽省教育廳聘為合肥學院副校長(2007年),撰寫了《安徽省應用型高等教育調研報告》,為安徽省應用型高等教育發展問診把脈,促進了中德雙方相關高校開展應用型人才培養改革。
| |
趙誠惠(???,Cho SungHye) 合肥學院韓國語課程外籍教師(1997-2019),合肥市榮譽市民。1997年起在合肥聯合大學任教,從事韓語教學,并積極推動中韓經濟、文化和教育交流。2001年,榮獲安徽省“黃山友誼獎”。2002年,榮獲中國政府“友誼獎”,是第一個獲得該榮譽的韓國人。2008年成為北京奧運會火炬手。2010年入選對合肥百年歷史有影響女性。2012年3月當選合肥市友協海外理事代表。2014年榮獲國家外專局“我最喜愛的外教”。2015年,應我國政府邀請全程參加了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活動。2016年2月,應邀出席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的外國專家新春座談會。2017年9月25日,中國日報英文版撰寫專題“A true friend of China”,稱贊她是“中國真正的朋友”。十九大勝利召開后,趙誠惠在韓國和在華韓國人中積極宣傳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新華社在第1847期參考清樣中予以報道。2018年4月,在國家外專局主辦的“第十六屆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上入選“改革開放40周年最具影響力外國專家”。 | |
米歇爾﹒萊勒斯(Michael Nelles) 德國羅斯托克大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固體廢物的管理和處理、可再生能源等。自2003年以來,萊勒斯教授就一直與合肥學院相關專家開展環境保護領域的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工作。先后獲得了歐盟亞洲鏈項目和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項目的資助,開展“可持續發展的環境保護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建設”,在合肥學院建立與歐盟課程體系相關的環境工程學士和碩士學位人才培養方案,引進模塊化教學,加強師資隊伍的培養。與此同時,他還堅持開展科研活動,成立了中德環境技術轉化中心,獲得了德國GTZ和CIM等資助,針對安徽省城市生活垃圾的管理開展研究工作,取得了成績。萊勒斯教授也是國家QianRen計劃配套工程的高層次外籍專家。萊勒斯教授還積極地推動中德在社會和經濟領域的交流工作。積極促進了合肥市與德國羅斯托克市建立友好合作城市關系,為兩市間的經濟、教育和產業與貿易的合作,貢獻了力量?!?/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