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 id="hhrfe"><output id="hhrfe"></output></ol>
    1. <span id="hhrfe"><output id="hhrfe"><b id="hhrfe"></b></output></span>
    2. 我院的對外合作與交流始于上世紀80年代,至已有20多年歷史。1985年安徽省與當時的聯邦德國(西德)下薩克森州簽訂了友好省州合作協定,明確我院與下薩克森州各應用科技大學之間的合作作為省州政府教育合作項目,并受到德方的高度重視。我院也是當時中德教育文化交流中德方重點援助中國的二所應用型大學之一,下州無償援助了400萬馬克,其中300萬馬克用于實驗室建設,100萬馬克用于教師培訓和學科建設。下薩克森州的漢諾威、奧斯納布呂克、東弗里斯蘭、希爾德斯海姆等應用科技大學分別與我院合作共建機械制造工程、電子技術、生物工程、化學工程、建筑工程、經濟與企業管理等專業。在德方的支持下,我院建成了一批實驗室,60多名教師赴德進修。在此期間,我院還利用世行貸款派出10多名教師赴美國等國進修,現在這批去國外進修的教師已成為我院的業務骨干,在教學、科研、學科專業建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   部門網站

      中外合作項目

      我校目前共有13個中外合作項目,其中有3個為教育部批準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其他的為安徽省教育廳批準的中外合作聯合培養項目。

      外國專家

      我校長期專家每年有25名左右,主要來自德國、韓國、日本等國家,此外每年有60多人次短期專家來校授專業課、招生考試及舉辦講座。有3位專家獲得中國政府友誼獎,11位專家獲得安徽省黃山友誼獎。

      留學合院

      我校中國政府獎學金留學生委托培養高校,現有 70名留學生在我院學習。學校建有對外漢語教學中心及留學生公寓,可接受外國學生來校學習漢語、攻讀學位或開展畢業實習。

      國際會議

      學校每兩年主辦一次“中德應用型高等教育研究與發展研討會”及“環境技術與知識轉化國際會議”。 已先后成功主辦了七屆“中德應用型高等教育研究與發展論壇”及五屆“環境知識與技術轉化國際會議”、“面向21世紀新農村建設中韓學術研討會”、“2007旅游教育與旅游管理亞太國際論壇”、國際節能技術建筑平臺會議一系列國際學術會議,取得了較大的學術效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中國安徽-德國中心

      該中心成立于2008年,為安徽省與德國開展教育、科技、文化等交流的重要平臺。中心目前有工作人員8名。中心先后近年來不斷集中、整合優質的引智資源,努力引進德國高端智力,加強與德國政府、高校和企業間多層次、多領域的合作交流,為安徽省與德國下薩克森州的友好合作提供了廣闊平臺。中心抓住合肥打造成高科技產業基地和先進的制造業基地,就必須加強與德國等發達國家的交流和合作的契機,不僅發揮其在教育文化方面的交流作用,還兼顧經貿、科技等方面,努力把打造自身成安徽省和合肥市與德國多方面交流的重要窗口和橋梁。中心圍繞安徽省和合肥市的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積極開展對德及對歐經濟、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大力開展培訓、翻譯服務和招商引資工作。中心已與“德國漢諾威中國中心”結為姐妹單位,遙相呼應,共享資源。目前在省教育廳的領導下,結合安徽省職業教育規劃,積極開展職業教育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意在將德國先進的“雙元制”職教體系引入安徽,并提供地方翻譯、管理及協調服務,內容涉及汽車修理、IT、數控機床、經貿等專業領域,合作學校分布在安徽省內不同地市。

      中國合肥-韓國中心

      “中國合肥—韓國中心”成立于2009年12月17日。該中心也是一個開放型民間組織,以合肥學院為主體,吸收與韓國有合作關系的省內高校和企業、在安徽投資的韓國企業、韓國友好大學、其他與韓國有交流合作關系的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等加入。中心成立后將成為安徽省與韓國開展教育、旅游、經濟、文化、科技等全方位交流與合作的平臺,不斷提升安徽省對韓合作的水平與層次。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片中文飘花